9月20日,中子科技与产业创新高峰论坛在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盛大启幕。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子科学(重庆)研究院、重庆市核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学术机构等5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中子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我院副院长沈祖权、文物修复研究所所长叶琳出席。
中子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中子科技是核能与核技术应用发展的核心基础。中子技术已经成为继X光射线透射、同步辐射技术之后新一代高能物理技术,进一步将高能物理赋能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既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与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合作案例表明,中子成像、中子活化分析、中子衍射等尖端技术已证明在文物无损检测、材料成分鉴定和制作工艺解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次大会是继2025年4月ICOM-CC科学研究工作组线上分享“中子在文物科学中的应用”之后,中子技术面向本地文化遗产领域深度合作发出邀请。而在今年的10月和2026年5月,美国同步辐射和中子技术在艺术和考古中应用国际会议和国际遗产中子技术会议也分别将在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和慕尼黑召开。以上专题会议的频繁举办,足以证明中子技术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最为新兴的技术热点。
中子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和广阔前景。尽管存在设备大型化、成本高昂、技术复杂等挑战,但随着中子物理科技与技术重庆重点实验室揭牌,重庆文化遗产从业者有望共同推动这一尖端技术在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中发挥更大作用。(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