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召开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征地区文物保护工作最终验收会议,重庆市水利局派员参会。
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地处乌江下游河段武隆区境内,是集航运为主、兼顾发电功能于一体的重点水利工程,其经济辐射范围覆盖重庆市辖区及贵州省内多个地区,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妥善保护工程征地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相关单位提前开展文物调查勘探与复核工作,累计实施文物保护项目 39 项,有力实现了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协同推进。
在文物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地下文物保护与地面文物保护同步推进、高效落实。其中,地下文物保护项目 23 项,包括重点勘探 7 项、考古发掘 17 项、资料收集 6 项,累计完成重点勘探面积 17900 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 11300 平方米;地面文物保护项目 16 项,采取原址保护 4 项、迁移保护 6 项、留取资料 6 项的分类保护措施,确保各类文物得到科学妥善处置。从时间推进来看,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自 2020 年 9 月 5 日进场施工,至 2024 年 1 月 29 日全面完成;地面文物保护工作自 2021 年 7 月 18 日启动,至 2023 年 11 月 28 日顺利收尾,整个文物保护工程历时两年多,全程规范有序、成果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在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中,关口一号墓成为重要发现。该墓葬是配合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期间的关键考古成果,不仅成功获评 “2023 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更入围“2023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为研究区域历史文化脉络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彰显了此次文物保护工作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会上,评审专家一致同意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征地区文物保护工作顺利通过最终验收。会议既是对前期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这一市级重点水利项目的后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保护的双赢。(袁卫)